改革研究

改革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改革研究 > 正文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

发布日期:2021-11-23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要着力把握几点:在“同向”方面,要解决政治方向的一致性问题,育人方向的一致性问题,文化认同的统一性问题;在“同行”方面,要解决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享发展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同向”与“同行”的辩证关系,“同向”是“同行”的前提,“同行”是“同向”的目的。“课程思政”唯有与“思政课程”保持“同向”,才能为“同行”创造条件,最终实现结伴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此,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定位;要提炼核心课程,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建构以“思政课程”为主导的同向同行运行机制;要加强制度创新,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提供根本保障。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效应;因势而新

     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以文化人。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顺应时代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看到高校合力育人的必然性,这就需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和功能,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同向同行。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内涵

   “思政课程”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思政课程”作为一种课程体系总有其边界,具有有待提升的地方。由于“思政课程”的特殊性,使得“思政课程”在育人方面,更强调政治属性,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真理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复杂性社会需要从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等方面重新审视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样,也需要从这个角度去审视“思政课程”本身。“课程思政”正满足了以下这两个方面的需要。

    (一)从“边界”的概念走向“边际”概念

    立德树人涉及各学科、各类型的课程体系,“思政课程”体系只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或说核心的部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但是,“思政课程”体系总有其边界。这种边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程”育人的功能发挥。这就需要“课程思政”来补充。马克思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289事实上人遇到的思想问题总是复杂的,人的问题复杂性突破了某个学科界限,涉及多学科问题,因而用“边际”的概念更好地适应现代问题的复杂性,进而提升多学科协同回答问题的质量。

    (二)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立德树人,不仅要讲政治、讲信仰,还要讲思维方式、讲智慧。简而言之,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说到底,不仅要讲政治,讲立场,还要讲能力、讲智慧,讲德才兼备。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在世界舞台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就需要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人才的国际性眼光,这些都要求人才培养必须要有新的理念、思维方式,要有适合全球化进程的创新能力等。“课程思政”在一定意义上补充了“思政课程”的相对“不足”。因此,设立“课程思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高校合力育人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是真正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因而,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合力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科学内涵

    进入新时代,既要继续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和功能,实现两者同向同行。习近平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是当前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重要的路径选择。然而,“课程思政”在何种意义上能够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要弄清楚两个基本概念:“同向”与“同行”,它们的内涵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向”问题的理解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至少可以考虑几个向度:国家认同、政治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等。归纳起来主要分三个层面:即要解决政治方向的一致性问题,育人方向的一致性问题,文化认同的统一性问题。

     1.政治方向的一致性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首先要在政治层面具有一致性,“课程思政”要把握政治方向,要树立大局意识,把握政治大局,与“思政课程”一道,共同推动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政治认同(这里包含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培养中华民族情感、对当代中国政治认同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认同等)。这是最核心的一点。两者不能相互拆台,不能阳奉阴违,借船出海。简单来说,“思政课程”正面阐述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等,“课程思政”要遥相呼应,不能拆台,甚至走向对立面(尽管这里还包含一个重大问题即“思政课程”对内容的理解和“课程思政”在内容上理解的差异性,因为学科的差异性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国家大局、政治大局是始终要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不容含糊。

    2.育人方向的一致性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必须要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等育人方向上保持一致。不管是“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归根到底在于育人。然而,其方向一致性问题,最核心的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服务”的问题。当代中国,育人方向要统一到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层面上来,培养人才是为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是为了坚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增强道路自信;是为了增强理解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服务的,增强理论自信;是为了增强理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增强制度自信;是为了增强理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的,增强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方向上都要统一到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认同层面上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文化认同的统一性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的问题,这是解决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4]文化能否自信,关乎教育根本,尤其是当中国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当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发生一定变化的情况下,文化能否自信起来,也就显得至关重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毫无疑问都深层次地触及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问题,但是,“课程思政”要解决的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必须要“思政课程”所阐释的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在总体上要保持一致,两者要统一起来,不能各说各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然而,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统一性问题,统一到哪个层面上,亟待深入研究。一般而言,我们可以说要统一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当代中国文化认同、当代中国价值观认同、人类共同价值观认同层面上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当代中国价值观层面的统一性,其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两者的共同认同,也是共同的努力方向。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5]“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价值观教育方面始终要保持一致性,坚定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只有解决了它们之间的“同向”问题才能比较好地落实“同行”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如何结伴而行、步调一致才是彰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根本之道。

    (二)“同行”问题的理解

    所谓“同行”问题主要是要解决“课程思政”如何与“思政课程”步调一致,合力育人,合力培养人的问题。为此,至少要考虑几个问题:即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享发展。

    1.所谓步调一致性,就是要使“课程思政”在事关国家认同、政治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始终与“思政课程”同在一个频道上。即是说,纳入“课程思政”系列的课程要在课程标准上进行顶层设计,在课程大纲、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修订和统筹考虑,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修订,从而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要融入当代中国的价值要求,紧紧把握社会主义高校育人的底线、育人的规范、育人的时代要求等。

    2.所谓相互补充,其目的是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互补,建构两套互补型的课程体系。为此,不能把“思政课程”建成“课程思政”,同样,也不能把“课程思政”建成“思政课程”,它们两者之间功能是相互补充的,构成以“思政课程”为轴心“课程思政”为补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要继续深化“思政课程”的改革,进一步厘清“思政课程”的功能和边界,建构有限度的课程教学体系,明确哪些是“思政课程”重点要讲的东西,哪些是不能承担的任务,从而为“课程思政”的课程设置提供空间和要求。“课程思政”的大纲设置要在深入研究“思政课程”教学大纲和根本任务的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晰各门课程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作用和定位,进行错位性补充一些内容。

    3.所谓相互促进,主要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促进。“课程思政”要促进“思政课程”建设,同样,“思政课程”也要促进“课程思政”的发展。这里要解决两个大问题,即“课程思政”在何种意义上促进“思政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为“思政课程”提供学科支撑、理论支撑、队伍支撑等。“课程思政”的多学科性有利于“思政课程”汲取营养;“思政课程”也只有根植于“课程思政”才能孕育更美的花朵。另一方面,“思政课程”也要促进“课程思政”的发展,树立好课程建设的示范标准、教学规范标准、政治导向标准等,进而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尤其是政治方向上,“思政课程”要紧跟中央精神,始终在关注、学习中央精神上要走在其他课程的前面,应该提供一套可参考的教学标准,在某些领域引领“课程思政”的建设,进而构成两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4.所谓共享发展,主要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为立德树人服务。共享是人类共同获益的一种价值追求。在信息化时代,课程资源共享是一种重要趋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如何及时共享信息和资源,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享主要体现在学生思想观念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资源共享、教学方式方法共享等。不断优化共享结构,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享发展,协同发展,形成协同效应。

    (三)正确处理“同向”与“同行”的辩证关系

    同向同行的问题实质上是认识与实践的问题,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性问题。“同向”是“同行”的前提,“同行”是“同向”的目的。既要明确“同向”的重要性,又要明确“同行”的现实性、可行性。“课程思政”唯有与“思政课程”保持“同向”,才能为“同行”创造条件,最终实现结伴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来说,“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首先要解决“同向”问题,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方向不对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目标。为此,必须要明确“课程思政”的方向要向“思政课程”靠拢,在政治上、信仰、核心价值上保持统一方向。“同行”属于实践范畴,要求如何去做到结伴而行,通过结伴而行,又反过来检验我们的“同向”的方式方法问题,形成同向同行的联动效应,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主要对策

    2018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要啃下一批‘硬骨头’,包括教师思政、课程思政、网络思政等,解决思政课和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的一些难点问题。”[6]其中,就把“课程思政”作为“硬骨头”来啃,可见这一问题是亟待进一步破解的大课题。为此,推动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定位

    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定位。有一点我们可以明确,不能把“课程思政”上成“思政课程”,也不能简单地归纳为通识课。这就需要对“课程思政”系列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进行定位。一般而言,可以定位为“思政课程”的外围课程,或“思政课程”的拓展课,或综合素养课,抑或与“思政课程”遥相呼应的课程。笔者认为,目前如果定位为综合素养课程比较具有可行性,它是基于“思政课程”和专业课之间,但又彰显立德树人价值的课程。另外一个定位在于明确校内“课程思政”和校外“课程思政”两种类型。就前者而言,不管如何定位都必须要处理好“课程思政”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关系,要对现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进行梳理,搞清楚哪些课程可以纳入“课程思政”,制定遴选机制,对现有课程进行遴选,挑选出适合作为“课程思政”的课程,进行加工改造。避免“课程思政”泛滥,也避免消解专业课程的定位和功能。

    不仅如此,还要进一步厘清校外“课程思政”的内容,“课程思政”不能仅局限于校内课程,还必须要向外部拓展,即向社会拓展。“课程思政”是联通校内外的重要桥梁,也是打通大中小德育实践平台的重要桥梁。“课程思政”的校外课程如何建设,跟原来的德育实践基地是什么关系,要搞清楚。积极创新现场授课模式,不断丰富“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形式,借鉴有关干部学院的现场授课模式,不断丰富“课程思政”的内涵,从而反过来提升校内“课程思政”的解释力和说服力。校内校外联动互促,协同发展。

    (二)提炼核心课程,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的设立要重视策划,既要遵循课程建设的规律和逻辑,又要遵循大学生思想观念变化规律、大学生接受特点和规律以及结合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国家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对接,提炼核心课程,创立新课程。另外,还要继续优化中国系列的“课程思政”。自2014年以来,上海开设以中国为主题的课程“大国方略”。之后,在上海高校形成规模效应,目前上海高校已形成以中国为主题的“课程思政”系列,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要进一步优化以中国为主题的课程系列,不断建构更加完备的课程体系。当然,也要解决为开课而开课的现象,在以深化中国主题系列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课程思政”的内涵。

     要逐步探索以社会共享为主题的“课程思政”系列。在以中国为主题的系列课程设置的经验总结基础上,逐渐探索社会共享主题系统课程,形成共建共享、共享发展、共享成果等系列“课程思政”,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难题的理论认识和理论阐释。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未来的社会发展走向信息文明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信息文明时代,共享理念、共享智慧、共享发展将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性素质。

     要逐步探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课程系列,探索和挖掘能够增加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的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跟世界的命运更加紧密,习近平多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强调“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7]545的理念,强调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从人类的高度来洞察当今世界该怎么做,不该做什么,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积极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课程思政”,成为当前“思政课程”建设的坚强后盾,亦即成为激活“思政课程”的动力源。

    (三)建构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的同向同行运行机制

     建设“课程思政”不是要削弱、抑或取代“思政课程”,而是要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程”的主导地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必须要明确“思政课程”的主导地位,这个主导地位不是说“思政课程”要去主导其他课程,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政课程”要占核心地位,“课程思政”系列课程起到补充作用。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同向同行的运行机制,更好地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为此,要建立“以一导多”的运行机制,所谓一即“思政课程”,所谓多即“课程思政”系列课程。建立“以一导多”,就是要在重大问题上“思政课程”要起到引领作用、示范作用,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引导“课程思政”建设。要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联动机制,形成协同效应。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要同向同行必须要有一种联动机制。建议形成以学校党委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相关开设“课程思政”系列课程学院以及学校相关行政部门协调合作,打通“课程思政”系列课程之间的学科壁垒和体制藩篱,整合不同学科资源和教师队伍,形成全校自上而下重视这两种类型课程建设的格局。

    (四)加强制度创新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提供根本保障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最终依靠制度保障。当前,在高校相关课程设置日趋成熟的时期,不管是盘活存量,还是做好增量工作,都离不开制度设计,需要制度保障。这就需要推动学校制度创新,一方面要继续推动“思政课程”建设,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制定激励政策,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鼓励有条件的学科、专家学者加入到“课程思政”系列之中,以制度的形式保障下来,使之能够长期运行,永久运行。最终使得“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交相呼应、相互促进,同向同行,共同为立德树人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人才。

                                                作者:邱仁富;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