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未能根本改变,体现在: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在队伍建设上,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有待提升;在人才培养上,各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在管理机制上,多部门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归根到底是“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要求我们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要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
探索实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理念和思路
在社会多元价值交织、渗透的复杂背景下,单纯或过度依赖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亟需发挥多学科优势,全课程、全方位育人。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立德树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不仅应纳入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而且应成为广大教师和干部职工责无旁贷的岗位责任,特别是要使之成为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专业课教师的神圣职责。
过去十多年来,上海基础教育坚持探索实施“两纲教育”,得出的一条最有效经验是,始终坚持“学科德育”的核心理念,即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上海自2005年出台《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即“两纲教育”)后,不断修订完善中小学课程标准,制订学科德育“实施意见”,使之成为加强上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基于“学科德育”的探索经验,上海高等教育界越来越感受到,有必要进一步在高校探索试点“课程思政”。
近两年,上海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为指引,抓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契机,以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体系为抓手,借鉴上海基础教育学科德育的成功经验,结合高校和大学生特点,着眼“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在改革理念上,就是要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树立“课程思政”核心理念,强调学校教育应具备360度德育“大熔炉”的教育合力作用,课堂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育人最主要的过程,也是教书育人最重要的途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是育人的基本实现形式,也是学校最具效能的实现形式,在教育教学中,既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
在改革思路上,就是要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机制激励,探索高校“课程思政”可复制可推广路径。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强调高校党委主体责任,明确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二是逐步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在改革框架及路线图上,就是要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既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又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育人价值,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具体来说,是将高校所有课程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形势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隐性课程包含综合素养课程(即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和专业教育课程(包含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前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浸润作用,注重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根植理想信念;后者发挥深化和拓展作用,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通过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育人与其他所有课程隐性育人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
“课程思政"改革试点的进展及初步成效
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及专业课三类课程的功能定位,指导试点高校有序、扎实推进改革。
1.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重在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作用
不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的思政课不是成功的思政课,不能解答学生困惑的教师不是好的思政课教师。基于这样的共识,上海高校在深化思政课改革中注重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从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团队组建乃至互联网手段载体运用上多途径推进改革,着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上海市教委面向全市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级大课堂”。超级大课堂以“问题来自学生、声音来自一线、点评来自权威”的生动形式,面向全市所有大学生征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问,一线教师与学生课堂直接对话交流,专家多角度解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大意义与价值,打造成全市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开示范课。复旦大学学生吕承说:“‘生问师答’课,让我们变得积极主动、情不自禁地投入其中。老师讲授循循善诱,所有问题一一解答,让人豁然开朗,绝对很给力。”
在师资团队组建上,上海交通大学采用“1+4”思政课教学模式,由1个多元组合的教学团队轮流走进思政课堂授课,同时引入“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社会实践、网络教学”4个环节的多课堂教育。组建起的这支教学团队包括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及校内外教学名师,形成跨越专业、学科交叉的“客座教授”机制。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给学生上课时,运用比较方法,从“广义”到“狭义”,从“政治版”到“生活版”,讲解了“美国梦”的困境与“中国梦”的前景,受到学生热捧。
在互联网手段载体运用上,复旦大学探索推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积极运用互联网等新的手段载体,“线上”“线下”翻转课堂,使思想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在线教学运行两个学期以来,进行小班上课,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与教师一起成为课程参与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是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有优势,通过深化改革,突破“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问题用主人翁的态度思考,讲授时层层剥笋,不牵强不刻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而使“课堂活起来,学生真受益”。
2.综合素养课程改革:重在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
高校通识教育要有灵魂,要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其使命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此,上海一方面抓紧制定综合素养课程建设价值标准。围绕体制机制、课程设置、教师选聘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修正通识教育体系,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突显综合素养课程的价值使命。另一方面,开展试点,推出一批“中国系列”品牌课程。继上海大学“大国方略”课程之后,复旦大学推出“治国理政”、上海交通大学推出“读懂中国”、同济大学推出“中国道路”、上海大学推出“创新中国”“创业人生”、上海师范大学推出“闻道中国”、华东政法大学推出“法治中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推出“智造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推出“人文中国”等系列精品课程,华东理工大学酝酿推出“绿色中国”、东华大学酝酿推出“锦绣中国”、上海海事大学酝酿推出“走向深蓝”、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酝酿推出“大国工匠”、上海政法学院酝酿推出“大国安全”。“中国系列”课程紧扣时代发展,回应大学生关切,成为广受欢迎的“热门课”。这些课程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一是高校党委充分重视。学校为课程开设配备最优质资源保障,校党委书记、校长均亲自走上讲台授课。
二是在选题上,深深植根学校办学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各所高校“中国系列”课程均和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贴近,课程既有学术积淀又充分激发大学生求知需求。
三是在师资上,聚集顶尖师资团队,强调团队组合。“中国系列”课程为专题式教学,每个专题授课主讲教师均为业内领军人物。
四是方法上,注重开拓创新,在形散神聚中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中国系列”课程注重“上大课,讲大势,传大道”,融合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等多种教学方式,巧妙地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目标。
例如,同济大学“中国道路”课程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旨在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加深对中国道路的理解。课程每学期举办6至8场专题讲座,每个专题均由各专业的名师名家授课。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教授在课堂上说的一句话,让所有听课学生为之动容:“19世纪中国的沦落从海上开始,21世纪中华的振兴必须在海上立足。”这堂课,掌声雷动,随后的师生互动亦异常热烈,学生们久久不散。
实践证明,通识教育能否取得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谁来引导学生思想、引导到何处去。高校里的大家名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还阐述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思想、艺术和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
3.专业课程改革: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
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助于将课堂主渠道功能发挥最大化,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针对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尤其是意识形态属性较强课程,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推出“中外时文选读”课程,由思政课教师梳理提供我国国家领导人在国外大会演讲或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由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反响热烈。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吴浩说:“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我在阅读和听讲中聆听国家领导人在世界发出的声音,了解到当前国家治国理政的大方略,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而且给人以信仰和力量。”
针对自然科学课程,重点开展职业素养和科学精神教育。目前上海已在15所本科高校开设50余门试点课程,形成了挖掘专业知识讲解中的育人价值——编制课程教学指南——开展课程试点——教学反馈评价的探索机制,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蔚然成风。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推出“人体解剖学”课程,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不仅强调解剖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生责任意识的审视。课程既让学生对敬畏生命、感恩回报、无私奉献等价值观产生共鸣,也为之后的实践操作奠定了情感基础。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吴毅说:“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你让我们知道我们以后要为了谁。”
实践证明,“课程思政”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提高全体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有助于改变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德”、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单兵作战的现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总书记的讲话坚定了上海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信心。我们将以“久久为功”精神,持之以恒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加大试点力度,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体制机制保障,既提升思政课学术魅力,发挥思政课在价值观引导中“群舞中领舞”作用,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等各门课程的学科对话和理论引导,凸显所有高校课程育人功能,实现在价值观培养中“共舞中共振”效应,建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使“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
[本文为201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JZD041)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高德毅,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宗爱东,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主任】